近期,中保研公布了 2018 年第二批安全碰撞測試車型的碰撞結果。11款測試車型中,比亞迪的宋MAX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指數、車內成員安全指數兩大項,各獲一個最差評級P而排名墊底。具體的碰撞結果,更是讓人大為吃驚。
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指數這一項,大多數參與測試車型的成績都不甚理想,獲得前兩級評級G和A(優(yōu)秀與良好)的僅有兩款合資品牌車型。然而唯獨比亞迪宋MAX,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、車內乘員安全這兩項最關鍵項目中,成績均為P級較差,喜提本批次倒數第一。
如果這些還不夠,中保研日前放出了宋MAX碰撞測試結果的更多細節(jié)。
在最受車主關注的車內乘員安全指數這一大項中,比亞迪宋MAX在正向25%偏置碰撞、側面碰撞兩項都獲得了最差的P級評價。尤其在側面碰撞測試中(碰撞時速50km/h),宋MAX在碰撞后的結構侵入量(衡量車體結構碰撞后的完整性)讓人毛骨悚然——B柱底部完全撕裂(原話),受損的B柱一直侵入到距駕駛員座椅中線僅僅1公分的地步。
側面碰撞測試后的宋MAX,慘得讓人瞠目結舌:B柱下端與車底連接處被完全撕開,B柱直接被壓迫進駕駛員座椅。中保研的測試并不會像北美IIHS那樣給出假人受傷程度,不過從視覺效果推測,這位假人本次測試之后怕是可以直接埋了。
車內乘員安全大項一共分為四個小項,除了車頂強度為A級良好、座椅和頭枕配置為G級優(yōu)秀,在上文所述兩個對于乘員安全有決定性影響的項目中,宋MAX交出了差到難得一見的成績。
而與此同時,比亞迪對于宋MAX安全性的宣傳頁面中,“3H超高強度全方位碰撞吸收安全車身”的大字還掛在原位。
從比亞迪近四年的汽車業(yè)務銷售來看,2018年汽車業(yè)務銷售出現了大幅提升。
2015-2018年比亞迪汽車及相關產品業(yè)務銷售收入統(tǒng)計
資料來源:公司年報、智研咨詢整理
比亞迪作為國內汽車自主研發(fā)企業(yè),其汽車業(yè)務在國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,此次汽車安全評定讓諸多消費者對比亞迪的印象出現一定幅度波動。
中保研何許人?在它出現之前,我國第三方(或者說,所謂第三方)汽車安全測試僅有 C-NCAP 一家(隸屬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)。雖然名字很像是歐洲著名的E-NCAP,但中國版本的 C-NCAP經歷了早年的混亂與腐敗,以至于連央視《經濟半小時》都忍不住質疑其公平性和獨立性,如今C-NCAP在人們心目中的權威性早已大打折扣,更因濫發(fā)滿分五星評價而一度被嘲諷為“五星批發(fā)部”。
而在中保研的安全測試C-IASI背后,則是整個中國財產保險聯(lián)盟的切身利益。與之背景類似的,還有同樣因測試嚴苛聞名的美國IIHS,其測試成績除對外公布以引導消費者的購車選擇之外,更重要的是為各大保險公司,提供根據車輛安全性來設置保費的依據。相對純粹的利益追求,保證了中保研更多的獨立性,也就讓中保研的測試具備更強的可信度。



